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泉霖、乐建鹏、张照)8月8日上午10时18分,在保康县后坪镇引江补汉工程5标10号竖井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罐渣石从井下提升至地面,标志着这座深达484.25米的竖井顺利完工。
“这是中铁隧道局施工的引江补汉5标10号竖井施工现场,现在施工进度已到484.25米,掘砌到底,顺利完工。”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引江补汉5标三分部项目经理李连华介绍道。
10号竖井是项目全线最早完工的竖井工程,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竖井直径7.8米,井深484.25米,相当于在地下挖了161层高楼。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引江补汉5标三分部项目经理李连华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地质状况比较复杂,岩性比较软弱。在这种状况下,通过从煤炭竖井中借鉴经验引入到水利竖井中,进行改革创新,每个环节都进行提升总结。这样从开始的每个月掘进10米、20米,到今年6月份达到了64米。
施工中,10号竖井采用正井法,面临空间狭小、高空坠落、围岩破碎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等多重安全技术挑战。建设者通过完善工艺、创新方法,实现了深度与技术的双重突破。
“自施工以来,我们不断完善施工工艺,采用六型井架提升,六臂伞钻打眼,光面爆破控制技术,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整体式模板浇筑,一循环一控制,一循环一总结,一循环一考核,逐步提高施工效率。”李连华介绍道。
作为直达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通道,10号竖井采用“钻爆法”施工工艺,针对高渗水难题,实行“开挖即支护、二衬紧跟”流水作业,同步引入智能通风系统构建安全防护网,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据介绍,10号竖井建成后,将为输水正洞施工增加两个平行工作面,解决本标段断裂破碎带的加固处理提供作业空间,为后续TBM硬岩掘进机施工推进扫除障碍,保障TBM安全掘进和主隧洞快速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主隧道施工的“生命通道”。
引江补汉工程是目前湖北在建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连接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两大“国之重器”,将三峡水库的长江水调入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汉江。工程建成后,可大幅提升中线一期工程的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提高汉江流域及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并为引汉济渭工程实现远期调水规模创造条件。
据了解,通过全体参建人员的改进创新与攻坚奋战,10号竖井在引江补汉工程全线4座超深竖井中率先完工,构建起高效稳定的运输网络,全面保障了物料的高效周转,为工程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竖井运维、井底车场、联通洞掘砌、3050米输水隧洞不良地质段钻爆法施工工作,实现工程节点目标与TBM7如期见面贯通,从而保证TBM7下一段的顺利施工,为国家水网建设贡献力量。”李连华表示。
股票配资8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