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有关成龙与《A 计划》,上篇文章聊完了成龙黑粉集火的两大问题:1. 导演究竟是不是丁善玺?2. 成龙究竟用没用替身?
观点很明确,丁善玺只是成龙的干爹、嘉禾娱乐集团副主席、金牌电影策划何冠昌从台湾摇来的帮手,帮助一下成龙,搞搞统筹与调度,毕竟丁大导执导过台湾版《八百壮士》《千秋英烈》这种大项目,拿过金马奖最佳导演,可以对成龙起到帮扶的作用。项目还是成龙自己的,既是他攒起来的,也是他执导的。
替身问题,也很简单。为了拍好"钟楼跳楼"那场戏,前前后后一共跳了四次。第一次是纯粹的测试,是由"神风特技队"的专业特技人试跳的,效果很差,也因为是试跳,就没有拍镜头,没有被纪录下来,也就没被放进正片及花絮里。
然后,剧组计划又用假人进行测试,结果效果也很不好。"成家班"的成员火星主动站了出来,要求由自己试跳一次。这一次,被镜头拍摄了下来。
注意,火星也是在试跳。
正式拍摄时,由成龙亲自去跳。结果,他在上面站了好久,也是不敢跳,最后被赶来的洪金宝开骂,终于狠下心,跳了下来。
然后,成龙为了精益求精,要求再跳一次。
这样,前前后后一共跳了四次。最后在剪片时,综合运用了火星试跳的那次,以及成龙正式跳的两次,用三次跳下的镜头进行综合剪辑,剪出了最终的成片效果。因为火星那次,有部分效果比成龙跳的效果好,就正式使用了。
所以,成龙用替身了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毕竟,正式拍摄时,他的确没有用替身,就是自己亲自跳的。
但是,最终的成片用了火星那次的镜头。非要拉片一样,一帧一帧对照着去看,自然会发现镜头中既有成龙又有火星。似乎是用了替身。
你觉得呢?反正事实在哪里呢。
聊完了这两个话题,接下来我们聊聊《A 计划》的优点。
《A 计划》真的很好看啊。
因为是第一次拍摄"时装动作片",这部电影确定了很多很多成龙特有的风格。
烂大街的"家具城战神"就不说了,大家都懂,因为《A 计划》那过于奢华的服化道,还有开篇酒吧警察乱战,让"家具城战神"第一次在成龙电影里坐实了,这个大家都在说,这里就不说了。
我们说点不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成龙很能打,但你们有没有发现,成龙其实是所有动作明星里"最不能打"的一位。
成龙在和吴思远坦白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动作理念说的很清楚了。
只是因为成龙的文化水平不高,表述的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大家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有兴趣的可以翻阅一下上面我们的文章,看看成龙和吴思远的对话。(看这里:成龙,最初是如何火起来的?)
简单说,成龙表示我们要和李小龙不同,李小龙起高脚,我们起低脚,李小龙一拳秒杀对手,还能摆个超级酷炫的造型。而我们打完拳要喊疼。
注意后面这句,打完要喊疼。
就这句话引申开来,就是功夫喜剧,就是《蛇形刁手》和《醉拳》,这也是大家看到的,基于成龙的这套说辞做出来的成绩。
然后,然后这事就过了?
大家心目中可能是这样。因为现在短视频的流行,大家并没有那么大的耐性。
但事实上并没有。
确实成龙不同于李小龙的地方在于,李小龙打完像铁一样结实,而成龙打完则是搞笑且痛苦的喊疼。
这个喊疼的过程经过了搞笑化演绎,就是逗我们笑的功夫喜剧。但,这仅仅是在于"疼"。
李小龙从来不疼。成龙疼一疼就搞笑。
但其实,这句话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引申。
就是"打"。
具体来说,就是挨打。
这就是为什么说成龙是动作片历史上"最不能打"的选手。
因为动作片历史上的男主角,个个都是决战高手,一定能打。巅峰就是李小龙。各种秒杀老外,什么样的大汉在他面前都是一招秒,结尾只能安排一个来自虚空"武术届"的"绝世高手"来和他对打,那才能看见一点点套招。
其他的动作片选手也是这样。必须这样。
成龙不同,成龙是动作片里最能挨打的选手。
李小龙是各种秒杀老外,什么杂兵都是一招秒,只有最终大 BOSS 能近身。
成龙是各种杂兵都能和他过两手,都能打伤他,把他打的人仰马翻那是基操,但打不死打不赢,成龙最终虽然都能战胜,但过程必定坎坷无比。
可以说,你看李小龙的打戏,龙哥和对手是有代差的。
但你看成龙大哥的打戏,小兵和成龙都是没有代差的,看起来都是一个水平线的对手,成龙只是略高一点点,似乎他只是会巧用工具,会躲避,会取胜。
所以,在数据上,成龙是"挨打"战神。
也是动作片历史上除喜剧恶搞以外最抗打的人。
在所有动作片玩家都在研究如何最快最帅的战胜对手的时候,我们成龙大哥研究的是,如何"更慢"且优雅的挨打,还能挨的好看。
在《A 计划》第一场重头戏酒吧大战中,成龙就已经开始贯彻他自己的挨打式动作风格,其实这种成龙特有的"成式风格"是和"家具城战神"平行发展的,在吴思远和袁和平开启"功夫喜剧"的风潮之后,成龙就已经开始尝试将喜剧元素融入动作设计了。
只不过路线和别人不同,别人是尝试在打斗中努力搞笑,而成龙则是将诙谐的好莱坞式动作默片风格尽可能多的和港式武打动作相融合。
这就是将搞笑流于表面,和将搞笑融入动作的骨髓的区别。
我不是踩一捧一。两边其实都很好,都很优秀。区别只是表述的不同,但代价是,拔高了行业门槛。
这对于香港动作片来说,是致命的。
搞笑流于表面,效果未必就不好,麦嘉干的就是这个,《最佳拍档》也是喜剧动作片,发展到最后就是刘镇伟那部港式喜剧片的巅峰《东成西就》。那是我心目中香港武侠电影的绝唱《东邪西毒》的花絮。
成龙的任何一部电影在搞笑程度上都不可能赶上它的高度。
谁说表面的效果就不好?任何一个角度,只要你足够深挖,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蛋柿,蛋柿哈,成龙这种将喜剧融入动作骨髓的成功。
相信大家不会否认吧。
它的效果也很好,也非常成功。
但你们有没有发现,它最大的缺点,是它的门槛太高。它没法复制,它后继无人。
在成龙老了以后,这个风格就没有了,消失了。而且肉眼可见的复制不了了。
香港可能诞生第二个麦嘉,第二个刘镇伟。
但诞生第二个成龙,是不太可能了。
成龙的风格,只属于他自己,而且看起来是传承不下来了。
这就是代价。
就像李小龙只属于李小龙,别人学不会。成龙也只属于成龙,没人学得来。还有周星驰也只属于周星驰,也没人 cos 出灵魂。赵文卓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些李连杰的风采,但终究是没有复制下来。
唉!
说回《A 计划》。这部电影不只是成龙"挨打文化"的开始,让大家第一次看见主角能在各种杂兵的攻击下也艰难御敌,让杂兵也有了自己的战斗力。
它还贡献了成龙电影历史上最强的反派。
是的,空前绝后的最强反派,狄威饰演的大海盗罗三炮。
不用怀疑,他就是最强的,比《快餐车》的喷气机宾尼还强。
喷气机宾尼是成龙自己艰难战胜的,而罗三炮是怎么输得你们心里清楚。
"嘉禾三宝"费了老鼻子劲了。
这是第一部成龙确定风格的电影,可能是剧本写劈叉了,反派写太强了。
不过罗三炮确实写得非常好,为了契合历史上被招安的张保仔(这就是为啥《黄飞鸿之龙城歼霸》里最后张保仔戴着官帽,因为他真的是大清水师军官,诏安的。)罗三炮最后的造型是一身英国海军少将军装,那个土洋结合,效果非凡。
而且明明四肢健全还要故意参照西方刻板印象来个一瘸一拐,但那个战力啊,就是"嘉禾三宝"一起上都搞不定。
而且短短几句台词,人物形象那叫一个丰满,《快餐车》里的喷气机宾尼就不行,这就是妥妥的一个人肉沙包,和《少林木人巷》里的木人一样,哪有丰满的人设啊。
罗三炮的扮演者狄威,妥妥的洪家班。
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洪金宝带进组的。
毕竟,他正式出场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从剧情逻辑上来说,只出场了一个结尾,而洪金宝也说自己是结尾才进场的。。。。。。
但因为罗三炮在剧本层面始终是最后大 BOSS,我没有证据。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原来剧本上的最后大战应该不是"嘉禾三宝"大战罗三炮,而是发生在战列舰上的海战。
这个结局是洪金宝插手后为了省钱安排的戏码。
至于狄威是不是后面才带入的?
我是真不知道。
我只能说,狄威在拍完《A 计划》之后,还和成龙同框过两次,分别是《福星高照》和《龙的心》,都是三毛哥的项目。
还有一个人也类似。
那就是太保,金像奖影帝(《叔 · 叔》,2019),资深老戏骨。
前面我写《龙少爷》的时候,跟大家隆重介绍了成家班的创始成员,冯克安和火星。(看这里:成龙与"成家班"初代成员冯克安、火星炼成记)
这时候李老湿和名将老师都质问我,为什么不介绍太保?他也参加了《龙少爷》啊。
我承认我被问懵了。
我反问:太保是成家班成员吗?
是吗?
不是吗?
。。。。。。。
证据呢?
这还需要证据?他前期演了那么多成龙的电影不是证据吗?
那彪叔也演了很多成龙电影,他是成家班吗?
你这不是抬杠么?
好吧,那我们认真一点。
首先,成龙在他的自传里有说,成家班是成龙的班底,是有工资的。对吧。
那是什么班底?是龙虎武师班底还是演员班底?
啥?你说冯克安,火星,甚至陈勋奇都是武师演员全方位发展的?
算你对,那工资领不领嘛 ?
领吧,考虑到成龙的公司,这个粮,应该是"拳威"或者是"威禾"出的。
同意吗?
他们应该有合同签在"拳威"或者"威禾",同意吗?
那么我们看看太保。
我们贴一段百度百科。
太保,1973 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龙争虎斗》。同年担任电影《魔鬼天使》的副导演,并参与演出。
1974 年,担任电影《七省拳王》的副导演
1979 年,担任电影《踢馆》的副导演,并参与演出。
1980 年,应成龙邀请,成为"成家班"一员,一直与洪金宝、成龙合作,在他们的电影中扮演龙套角色。同年,与成龙、元彪、李丽丽共同出演电影《师弟出马》。
1982 年,与成龙、元奎、陈惠敏共同出演电影《龙少爷》。同年,担任电影《龙之忍者》的副导演,并参与演出。
1983 年,与成龙、洪金宝、元彪共同出演电影《A 计划》。
1984 年,出演由李修贤导演的电影《公仆》,同年凭借在该片中饰演的道友成一角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次年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同年与洪金宝、吴耀汉、岑建勋共同出演电影《神勇双响炮》。
1985 年,与洪金宝、成龙、元彪共同出演电影《夏日福星》。同年,担任电影《皇家师姐》的副导演,并参与演出。1986 年,与元彪、惠英红、陆小芬共同出演电影《神勇双响炮续集》。
1987 年,与成龙、张曼玉、关之琳、刘嘉玲、吕良伟共同出演电影《A 计划续集》。
1988 年,与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共同出演电影《飞龙猛将》。
1989 年,与陈松勇、梁朝伟、辛树芬共同出演由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
1990 年,与元奎、杜德伟、吴君如共同出演电影《尸家重地》
1991 年,与洪金宝、午马、林正英共同出演电影《密宗威龙》
1992 年,与林正英、李丽珍、冯淬帆共同出演电影《音乐僵尸》
1993 年,与元彪、张敏、李修贤、吴孟达、袁咏仪共同出演电影《新碧血剑》
。。。。。。。。。。
差不多了。
然后你盘一盘,这里面有几部"拳威"或者"威禾"的电影?
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
why?
如果说他之后去拍洪金宝的"福星系列"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话。
你怎么解释 1983 年他拍完《A 计划》转头就去李修贤的《公仆》里拿了"金马奖"最佳男配提名?
好吧,《公仆》是永佳电影公司的,陈勋奇的,算是三毛哥的朋友圈。
(太保在《公仆》中)
那后面去三毛哥的德宝那边拍《皇家师姐》你也这么理解是吗?
虽然百度百科说他 1980 年就加入了"成家班",但你要不要数数他的履历里有多少三毛哥的影子。
他是不是更像是"洪家班"的人?
现在回答我!
他真的有合约签在"威禾"或者"拳威"吗?
他的履历支持你的观点吗?
还不服?
好的,我们看看《A 计划》的片尾字幕。
看看太保在哪里?"成家班"在哪里?
(演职人员表里,火星在"主演"阵容里)
(上述为武术指导"成家班"的单列名单)
这么说吧,我是倾向于不认为太保是"成家班"成员的。
原因有两个。
首先,"成家班"是成龙组建的龙虎武师班底。为成龙拍动作片服务的班底。其成员是有工资的,也就是有合约的,合约框死了,除非成龙点头,不然应该不会去外面帮外人。
当然私下里出去接活也是有的,成龙拍完《飞鹰计划》之后解散了"初代成家班",其中就有这个原因。
但是私活终究是私活,龙根叔接个成龙的私活都知道不露脸,偷偷的。
你看太保下一部《公仆》就拿最佳男配提名了,像是偷摸干的么?
第二,太保他就不是龙虎武师,他是个演员,和彪叔与虾叔一样,是个演员。
他下一部《公仆》就拿最佳男配提名,更说明他是个好演员。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能来来回回的轧戏,而不是苦哈哈的跟着成龙一起设计动作,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是演员。普通的演员。
而且不是"拳威"或者"威禾"的签约演员。
当然,以上是我的猜想。
我只查到太保参加过 2017 年"成家班 40 周年"活动,那个活动应该有一个"成家班"官方名册的,但我没有搞到。
我猜,我猜哈,太保并不在官方名单里。
理由,就是 1983-1986 年那几年他的履历,这么来回轧戏真不像。
所以我之前没写他。因为我就不认为太保是"成家班"成员。
在《A 计划》里也可以看出,太保主要承担表演工作,基本不怎么参与武戏,刚一开场的酒吧大战就给人贡献了"意面风波"这场好戏。
和《醉拳》里的石天一样,用演技征服观众。
照样优秀。
2000 年,以《运转手之恋》获得第三十七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第三届台北电影节商业类最佳男配角奖。2007 年以《铁树花开》获得第四十二届金钟奖最佳戏剧男配角奖。2020 年以《叔 · 叔》收获第 39 届香港金像奖影帝。
作为演员,太保还是很优秀的。在《唐探 1900》里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不过,这都属于后话了。
股票配资8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